公司中央空调安装的质量直接影响使用效果、能耗及寿命,以下从前期规划到后期验收的全流程干货,帮你避坑提效:

一、前期规划:适配场景与需求定位
机型选择:按面积与功能匹配
办公楼 / 大开间:优先选多联机(VRV/VRF 系统),可独立控制各区域温度,节能且灵活(适合分区办公)。
大型厂房 / 商场:水冷螺杆机或离心机,制冷量大、效率高,需搭配冷却塔(适合集中供冷)。
小型办公室:风管机(一拖一)成本低,隐蔽安装不占空间(适合 100㎡以下区域)。
负荷计算:避免 “小马拉大车”
按《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》,办公区冷负荷约 80-120W/㎡(需考虑朝向、楼层、人员密度)。
示例:200㎡办公室,总冷负荷≈200×100=20kW,可选 5 匹(约 12kW)主机 + 多台室内机组合。
管道布局:提前规避装修冲突
风管直径通常 150-300mm,需预留吊顶空间(建议吊顶高度≥300mm),避免与消防管道、强弱电桥架交叉。
冷凝水管坡度≥1%,长度超过 30m 需设排水泵,防止积水倒灌。
二、安装核心要点:细节决定成败
1. 主机安装:稳定与散热是关键
基础要求:混凝土基座承重≥主机重量 2 倍,水平误差≤5mm,避免运行共振(可用减震垫或弹簧减震器)。
散热条件:主机周围需预留≥1.5m 空间,远离油烟、高温设备(如厨房排风机),进排风方向无遮挡。
避雷措施:露天安装需加装避雷针,接地电阻≤4Ω,防止雷击损坏电控系统。
2. 室内机安装:隐蔽与降噪兼顾
吊装规范:用膨胀螺栓固定,吊杆直径≥8mm,顶部加橡胶减震垫,运行噪音≤45dB(距室内机 1m 处)。
风口设计:送风口与回风口间距≥1.5m,避免气流短路;办公室建议用百叶风口(美观),会议室可选散流器(送风均匀)。
3. 管道施工:防漏、防震、防污染
冷媒管(多联机):
铜管壁厚≥0.8mm,焊接需充氮气保护(防氧化皮堵塞压缩机),焊口做气密性测试(R410A 系统压力≥4.0MPa,保压 24 小时压降≤0.05MPa)。
保温层厚度≥15mm(B1 级橡塑材料),接缝处用胶带密封,防止冷凝水渗漏。
水管(水系统):
主管管径按流量计算(例:100kW 冷量,水管流量≈17m³/h,可选 DN50 钢管),坡度≥0.5%,最高点设排气阀,最低点设排污阀。
管道焊接后需酸洗钝化,防止内壁生锈堵塞换热器。
4. 电控系统:安全与智能集成
主机与配电箱间距≤5m,线缆规格按功率计算(例:10 匹主机功率≈7.5kW,用 4mm² 铜线),接地保护线截面积≥2.5mm²。
建议加装智能控制系统(如 BA 系统),可远程监控各机组运行状态,统计能耗数据,实现分区定时启停。
三、验收标准:5 步确保安装质量
外观检查:管道排列整齐,保温层无破损,风口与吊顶贴合紧密,无明显缝隙。
功能测试:
制冷 / 制热模式切换正常,室温达到设定值(制冷 24±2℃,制热 20±2℃)。
风机调速档位灵敏,风速均匀,无异常声响。
性能检测:
多联机:运行 1 小时后,吸气压力 0.35-0.45MPa(R410A),排气压力 1.6-2.0MPa。
水系统:进出水温差≥5℃,水泵扬程满足设计要求(误差≤5%)。
能耗测试:记录满负荷运行 8 小时耗电量,办公场景每平米能耗≤0.15kWh / 天。
资料移交:索要安装图纸、设备合格证、打压测试报告、使用说明书,便于后期维护。
四、后期维护: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
季度保养:清洗空气过滤器(每月 1 次),检查风机皮带松紧度,补充冷冻油(多联机每 2 年 1 次)。
年度保养:水系统化学清洗管道(除垢剂浓度 1-2%),更换冷冻水缓蚀剂,检查压缩机电机绝缘电阻(≥2MΩ)。
专业服务:建议与安装公司签订维保合同(费用约为设备造价 5-8%/ 年),包含紧急抢修、配件折扣等服务。